【黑龍江日報】墾地融合 共同謀“大三江”戰略發表時間:2022-05-30 09:59作者:姜斌 劉暢 王志弘 張克華來源: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 墾地融合將如何推動佳木斯區域農業生產邁上新臺階? 墾地雙方如何不分彼此、不分你我,攜手共進? 大三江區域如何崛起? 帶著諸多疑問,近日,記者走進共建大三江墾地融合發展示范區,一探究竟。 大三江地區包括佳木斯市10個市縣區和北大荒集團寶泉嶺、紅興隆、建三江、牡丹江4個分公司的18個農場,轄區土地面積3.7萬平方公里。 在樺南縣腰營子村的一塊大壟四行種植技術示范田,一臺大馬力機車正在播種大豆。北大荒農服集團佳木斯區域農服中心黨支部書記司雅娟告訴記者:“現在使用的農機是佳木斯區域農服中心聯合國內頂級生產企業自己生產的?!?/span> 佳木斯市的農機作業質量和農業技術推廣綜合水平,自北大荒佳木斯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組建以來,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他們自主研發生產的北斗導航儀、橡膠半履帶、衛星平地機等先進技術裝備,隨著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推進,快速應用推廣。 據司雅娟介紹,墾地融合發展對農民思想沖擊非常大,從開始的疑問、遲疑,到最終達成土地托管共識,她經歷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司雅娟至今還記得春耕整地時的場景,十里八村的干部和村民趕來現場觀摩,“原來還可以這樣種地!”不時有村民發出這樣的感慨。 “通過農業社會化服務,地方農民越來越認可北大荒生產模式,墾地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彼狙啪陮Υ烁杏|頗深,“這得益于北大荒集團與佳木斯市政府共同謀劃的‘大三江’戰略?!?/span> 組織保障 高位推動 共謀融合發展之道 從歷史淵源看,佳木斯市與北大荒集團唇齒相依、血脈相連,在開發三江平原的歷史進程中攜手并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從發展現狀看,北大荒集團正全力打造現代農業領域航母,對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而佳木斯市是國家糧食主產區和重要的優質商品糧基地,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和廣闊空間。 北大荒集團黨委與佳木斯市委秉承“墾地一盤棋”思想,堅持高層推動交流,抓住組織領導這一關鍵,努力構建緊密的統籌協同機制,在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上下工夫,先后設立了北大荒集團東部融合發展辦公室和佳木斯市聯合指揮部作為“中樞大腦”,組建了北大荒集團、佳木斯市共建大三江墾地融合發展示范區聯合指揮部,下設綜合辦公室和3個工作專班,綜合辦公室下設4個工作組,全面推進大三江墾地融合發展。 2021年7月,北大荒集團與佳木斯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的嶄新篇章。今年3月,又簽署了《共建大三江墾地融合發展示范區協議》,按照“大戰略、小切口”的思路,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切入點,加速工農融合、城鄉融合、區域融合、主體融合,加快把佳木斯市打造成墾地融合示范區的核心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輻射帶動大三江和周邊城市融合發展。 在組織領導機制強力推動和保障下,大三江區域融合發展工作緊鑼密鼓、井然有序,墾地融合擴展至經濟、文化、社會、人才等多領域。 佳木斯區域農服中心與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聯合研發的北斗導航儀生產車間 創新突破 產業集聚 共筑墾地融合新高地 佳木斯高新園區內,由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與北大荒佳木斯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合作研發生產的10萬臺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陸續列裝春耕生產一線。這是雙方按照“大戰略、小切口”思路落地的第一個項目。 走進廣袤的三江大地,從一塊塊集中連片的土地托管示范田到忙碌組裝的生產車間、項目落地的磋商現場,處處洋溢著墾地融合發展的激情與活力。 去年7月,北大荒集團佳木斯區域農服中心組建成立,這個以高端智能農機制造、農業產業示范、招商引資示范、職業農民培訓等四大功能于一體的新型農服中心,為佳木斯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依托佳木斯區域農服中心“龍頭企業+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模式,按照“3+1+N”模式推進示范村建設。目前,樺川縣新勝村、樺南縣民主村、撫遠市東發村等地建設項目相繼落地。 據統計,目前,佳木斯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富錦、同江、撫遠、樺南、 樺川、湯原及佳木斯近郊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146.7萬畝次,其中全程托管37.57萬畝、技術服務7.89萬畝;北斗導航儀已生產1萬多臺;重興機械和眾為科技公司已入駐園區,截至5月初,分別生產半履帶6臺(套)、平地機168臺、播種機單體600個;中聯拋秧機等5個示范項目正有序推進;中科原動力無人駕駛系統等6個項目申報科技立項,申請科研費用7700萬元。 2020年10月成立的北大荒食品集團承擔著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建設、推廣的重任,在墾地融合發展中,是推動北大荒有機食品產業集群發展和品牌建設的主力軍。佳木斯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項目,經過努力已經完成公司注冊、項目選址、土地審批等工作,預計9月份一期項目即可開機生產。 目前,大三江區域已確立了將建設農業、工業、物流等基地和重點產業園區,雙方還將利用共同優勢和互補優勢,編制一批符合墾地發展實際、有較好市場前景、對大三江區域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優勢項目。雙方已經達成種植、養殖、文旅、康養、旅游等多個合作意向,還將在干部雙向交流、人才雙向培養、基層黨組織聯建共建等方面實現深度交流與合作。 資源共享 輻射帶動 融合發展成果惠及百姓 樺川縣蘇家店鎮新勝村距離佳木斯市區60公里,與紅興隆分公司寶山農場、江川農場毗鄰。就是這么近的距離,過去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農墾人種地,羨慕著近在眼前的大機械作業和標準化管理。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奔涯舅箙^域農服中心通過土地托管實現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銷售、統一結算“六統一”,用“雙控一服務”戰略為土地賦能,其優勢主要是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少花”和“多賣”。據介紹,土地托管后,每畝可降低生產成本30~40元,還把農民從種植業中解放出來,投入到二三產業,在種植業不減少收入的情況下,通過二三產業增加收入。 “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馬力的農機,以后能實現土地全面托管、機械化作業、集體經營,既省心又多賺錢?!毙聞俅宕迕裾f。 共建大三江,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多方共謀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勢頭強勁,墾地融合發展的向心力和聚合力正釋放出無限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佳木斯區域農服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土地托管作業之余,給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項目牽線搭橋,與示范村集體一同組織引導留守老人、婦女和殘疾人充分利用庭院內外、房前屋后的“巴掌地”發展庭院經濟,種植各類時令蔬菜,并采用“訂單模式+”種植模式,由綠色智慧廚房直接回收,幫助農民實現多渠道增收。 司雅娟說:“希望通過這種模式,帶動農民增加收入,打造墾地融合發展新樣板,更好地促進墾地間的團結與發展?,F在,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span> 共建大三江將為墾地形成基層黨建共建、文化成果共享、民生實事共辦、群眾困難共幫等深度融合良好局面作出積極貢獻,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融合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下一篇“智慧農業”的新時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