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迎來數字經濟重大變革發表時間:2022-05-18 15:06作者:張永剛來源:北大荒融媒體 深入實施數字產業戰略,推動數字經濟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數字北大荒建設探索經驗 北大荒迎來數字經濟重大變革 當前,我國農業正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隨著數字技術不斷向各領域滲透,大數據應用也加速向農業農村延伸,為促進數字經濟與現代農業融合提供了有效途徑。作為國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北大荒,始終以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為使命,數字農業自然而然成為北大荒從農業大企向農業強企轉變的必經之路。 北大荒以數字技術驅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加速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治理模式的變革。在規模上實現飛躍式發展的同時,發展模式也由模仿創新向自主創新蛻變,在部分領域開創了領跑局面。 大數據帶來大發展 數字經濟成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春耕時節,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農服集團露一手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無人機飛防作業現場,數十架無人機按照預設路線先后起飛,旋翼之下巨大的氣流推動藥霧均勻散開。依托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北大荒農服智慧農業平臺,露一手公司的無人機在作業中實現了“云”端實時記錄作業軌跡、速度、面積、用藥量等信息,為數據提供、農業統計及補貼發放的真實性、安全性、準確性提供保障。 北大荒農服集團智慧農業平臺已通過國家級北斗相關權威機構檢測及農機監控檢測,現已注冊無人機9.7萬臺,活躍機手超過2萬人。通過平臺以及機手與用戶的高效聯結,打造出了具有北大荒特色的農機“滴滴打車”模式。 通過智慧農業平臺,可開展無人機飛防、農機跨區作業、地面實時監測等多項業務,實現南機北調做秋收、北機南調做飛防,讓農機資源利用更加科學合理。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信息通信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在北大荒,數字經濟也正逐步與現代農業融合,推動生產方式不斷轉型,數字農業的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 新路徑催生發展新動能。在域外,北大荒集團通過網絡平臺整合生產力和生產要素,域內,北大荒更是在數字農業上大展拳腳。北大荒集團積極用好大數據這一助推器,促進互聯網、人工智能與農業發展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八五四農場種植戶錢文龍在今年春耕中遇到了資金短缺的難題,一籌莫展時,農場技術人員教會他使用北大荒農服平臺“農貸助手”,快速辦理了貸款?!斑@個平臺真的是太方便了,坐在家里點幾下手機,貸款就下來了?!卞X文龍高興地說。 “農貸助手”是北大荒集團自主研發的北大荒農服平臺業務板塊之一,凡是在土地承包過程中有貸款需求的種植戶,都可在平臺上根據需要自行選擇金融機構,實時申請貸款,線上審核、線上放款,周期短、下款快,有效緩解了種植戶農業生產環節的資金壓力,提高了生產效率。 除“農貸助手”的金融服務外,北大荒農服平臺還提供土地承包、土地托管、農資采購、農機撮合(農機與航化)、農業保險、糧食交易等服務,通過“北大荒算法+數字農服”,運用AI、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對農業生產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計算、分析,提供全面、準確、協同、高效的農業智能化解決方案。 近年來,數字經濟的引擎作用不斷凸顯。北大荒集團緊緊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世界一流企業要求,通過打造數字平臺,推進新興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締造北大荒新型商業模式,為中國農業產業賦能,走出了一條具有北大荒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之路。 是挑戰也是機遇 產業數字化賦能經濟轉型升級 走進北大荒的田間地頭,隨處可以看到信息化技術給農業生產帶來的變化。 在延軍農場,黑木耳栽培戶將直播間設在大棚里,向網友們直播木耳的栽培過程,并進行在線銷售;在趙光農場,農機手陳大春在手機銀行借得10萬元的農貸,順利購買到了新型農機;在紅衛農場,通過物聯網系統,種植戶在手機上就能實時了解水田插秧進展…… 一系列互聯網數字化新技術在黑土地上落地開花,“云端”生活為北大荒農業生產帶來了全新體驗。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是重要路徑。無論是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還是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力量的支撐。 新動能驅動新發展。七星農場與中國移動建立的無人農機管控平臺,通過5G網絡及差分站,在智能農機庫內完成高精度定位出庫、平臺遠程電子打火啟動、田間自動作業,整個無人智能操控內容包括攪漿整地、插秧植保、運苗打藥等作業環節。無人監管的農機在田地里自主作業,仿佛自己有了大腦,這在幾年前還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如今已在北大荒變為現實。 隨著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農業正朝著智慧農業加速轉變。在北大荒各地興建的無人農場,既是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縮影,也是農業數字化賦能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 數字化轉型是農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支點。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北大荒的農業數字化轉型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借助北斗衛星提前對田塊打點定位,規劃最優作業路徑;利用攝像頭實時監控作業情況,畫面同步回傳;通過無人值守氣象站,實時監測空氣溫濕度、光照度、降水量等信息……數字技術逐步被應用于農業種植、生產加工等各個環節,全面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也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更強動能。 新變革催生新紅利 數字經濟在黑土地上持續健康發展 新形勢下,如何順勢而為發展數字經濟、發展數字農業呢?北大荒的做法是:加強政策制定和監管、縮小經濟差距、提高數字技能水平、縮小數字鴻溝…… 4月11日,北大荒集團制定數字化管控體系建設推進思路。4月18日,北大荒印發《數字北大荒建設指揮部組建實施方案》。此前,集團黨委多次專題研究數字產業發展戰略規劃,以實際行動促進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技術的潛能在北大荒進一步釋放。同時,努力培養北大荒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建設所需人才,持續建立健全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的制度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北大荒鄉村智慧農業建設。 北大荒以科技創新驅動數字經濟與農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農業產品已經形成了豐富多元的產業發展業態;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形成復合農業;“農業+文化+旅游+康養”形成創意農業;“農業+信息產業”形成智慧農業……這種農業產業良好發展態勢,為數字經濟、大數據產業更深層次發展提供了空間和平臺。 北大荒集團充分依托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加深科技創新、機制創新、模式與業態創新,加快推動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建設,努力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附加值。 數字化進程下,種地不再是看天看地,工業不再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不再是單一原糧,數字北大荒讓農業變“聰明”,讓農業有“智慧”。 在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應用智能化控制平臺的灌油生產線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每年可節約人工費用數千萬元;在北大荒完達山乳業,200米長的包裝生產線上,只有兩名工人流動檢視,智能機器臂承擔了所有工作;在北大荒食品集團,多位“網紅”通過電商平臺,讓北大荒優質產品走進千家萬戶……這正是北大荒數字經濟催生變革紅利的真實寫照。 當下,北大荒集團積極迎接數字經濟帶來的重大變革,加緊部署互聯網、物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形成安全有序、規范公平的發展環境,數字經濟發展的安全基礎不斷夯實,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正在建立,北大荒開啟了數字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全新時代。
|
|